9月10日,笔者观摩了悉尼内西区的四场拍卖,随着今年的第五次加息,买家出价越来越谨慎,去年中介只要有房源,卖出去基本不是问题,但随着市场变淡,笔者认为卖房中介的销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笔者针对今天观摩的拍卖谈一点想法,不一定对,欢迎留下你的观点。
先分别说说这四场拍卖的具体情况!
第一场拍卖,
位于内西某海滨区的house,有海景,我刚走近房子,卖房大姐就热情地和我打招呼,告知我这个房子的土地面积,有海景,今天参加拍卖肯定有机会捡到便宜,让我赶快上楼登记。
拍卖开始,只有一位买家出价345万,拍卖师镇定自若,卖房中介淡定地询问已经注册的其他买家要不要出价,但还是没有新的买家愿意出价。
于是,卖房大姐将目标锁定在这个已经出价的买家身上,不出5分钟,这位买家愿意加价20万即出价365万,但这个价格和卖家的目标370万有一点点距离。
我很有信心这个house能成交,虽然当场没有卖出。我很佩服中介的游说能力,就凭唯一的买家愿意一次加20万这一点。
第二场拍卖
提前十分钟到,到门口被告知拍卖取消,改为私卖。
笔者进门看了一圈,在进门到出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,至少碰到了五组买家来看房。
拍卖临时提前取消,如果我是卖房中介,这样做一定很谨慎,但不同的中介判断和处理的标准是不同的,我个人觉得,更积极和靠谱的做法是
拍卖如期举行
积极开放看房
积极让今天看房的潜在买家登记拍卖
提前几天适当调低拍卖指导价
这些做都比直接临时取消拍卖好很多。
当然,这里有一个拍卖师成本的问题,但这个成本和组织一场拍卖的成本相比,小巫见大巫。
不到最后一刻,不宣告失败,笔者认为如果卖房中介这样做更积极,更有机会让house早日成交。
第三场拍卖
现场来的人很多,至少有20人,我看到至少有三组买家注册, 这家中介至少派出了7名工作人员,但在我看来,他们虽然西装革履,但实际是袖手旁观,没有发挥什么积极作用。。
拍卖推迟15分钟才开始,出场的是一位很年轻的拍卖师,我的直觉是他压不住场子,感觉更像一个实习的学生。
他巴拉巴拉讲了两分钟,然后问有没有人出价,问了三遍后,无人回应,即刻宣告拍卖结束。从他出场到收场前后不到三分钟。
我的疑问是
这家中介在拍卖前究竟有没有召开拍前会议,研究和部署工作人员之间的分工?
这家连锁中介找一名有经验的拍卖师应该不是什么难事,为什么要安排一位没有经验的出场?
这位拍卖师的技术真的有待提升,拍卖师惯用的一些小技巧一个也没有用,如
提供一瓶红酒给第一个出价的,
询问已经注册的买家,要不要出一个很低的价格来寻找今天的运气,
出一个vendor bid来渲染气氛。
第四场拍卖
这是一个townhouse,没有独立地契,是strata title, 卖房合同厚厚的一大叠!
我看了一下strata fee, 每个季度2600澳币,一年1万零400澳币,相当于每周200澳币的物业管理费,不便宜,从进门的那一刻起,我对这个物业今天是否能拍出没有一点信心。
拍卖开始后,现场围观有十多人,也有人注册,但现场没有人出价,拍卖师出vendor Bid 210万, 后来中介主管和他窃窃私语后降为205万,现场还是没有人出价,但这家中介的负责人一直在用手机和一位电话出价的买家沟通,最后电话出价者出209万,顺利成交。
我没有看到最后的买家长什么样,但很佩服这家中介的负责人,我认识他很多年,个子不高,待人彬彬有礼,记性超级好,他几乎能记住你说的每句话,同时能记住你几个月前说的话,不服不行。
总结
看完四场拍卖,我的感慨是
看上去人最多,最好卖的流拍了
看上去人不多,很难卖的卖掉了。
当然,只从今天这四场拍卖得出结论,未免有一点以偏概全,不够全面和精准,但还是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参考价值。
如果你是一位房产的卖家,建议找第一场和第四场这家的卖家中介为你卖房,因为他们更有能力。
作为一名买家代理,我更愿意在第二场和第三场卖房中介那里寻找机会,原因你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