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房这件事,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场“持久战”。尤其在悉尼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,买不到房的人比比皆是。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,为什么你买房老是“卡壳”,这些问题是不是也戳中了你的痛点?
原因一:低预算想买高品质,梦想和现实差太远
有一位咨询者跟我诉苦:“我们家住在Kellyville,house值200多万,手头还有200多万的预算,想搬近点city上班方便,可就是买不到合适的。”
这话一出口,我脑子里就飘过一句歌词:“遥不可及的你,是否愿意靠近一点。”
要知道,200多万的预算在Kellyville可以买到不错的house,但往city靠呢?这预算恐怕只能勉强够买一个townhouse,或者是一个condition很一般的house。如果非要用Kellyville的标准来要求city近的房子,那就像拿摩托车的钱去买法拉利,“买不起”三个字可能会重复上演一整年。
现实是,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,房子的地段、面积和品质三者不可能全都兼顾。这时候,请你务必选择自己最看重的优先级。要不然,买房这条路,只会越走越远。
原因二:既想要这个,又想要那个,理想很丰满,预算很骨感
中国有句老话叫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”。买房这事上,更是深刻体现了这一点。
比如,有人看房会列出一张表:
地段要好
房子必须是独立house
采光必须朝北,不能有遮挡
步行5分钟到学校,10分钟到地铁
必须有后院,不少于100平米
必须安静,周围不能有工地或者主干道
…
看似很合理,对吧?可你仔细一看,这要求已经超出了预算的承受范围。哪怕你预算600万,也未必能找到完全匹配的房子,更别提200万了!
买房的核心是**“取舍”**,学会分清什么是“刚需”,什么是“加分项”。如果每一项都写在必选清单上,那你就不是在买房,你是在淘神话中的“完美屋”。
欲壑难填的心理,才是让你看了一年还买不到的真凶。
原因三:一边猛踩油门,一边死踩刹车
有一位客户,看房特别勤奋,周末雷打不动地冲在Open Home第一线,看了一年多,还是没有结果。
于是,他找到了我。
在深入了解后,我发现,他看房时很积极,简直是带着火箭助推器的劲头,预约Inspect,写清单,筛选中意房源,效率特别高。可到了出offer或上拍场,他又开始担心:
- “万一房价再跌怎么办?”
- “利率万一又涨,我是不是会背不动贷款?”
- “房子的朝向好像差了点?”
就像刚开车跑到100码,突然一脚急刹,整个车都熄火了。
买房是需要理性,但也不能过度纠结于小问题,陷入“完美主义陷阱”。
你可以多做功课、适当谨慎,但关键时候还是得果断出手。如果你总想着“再看看”“再犹豫下”,最后只会眼睁睁看着价格上涨,心仪的房子被别人买走。
那到底该怎么办?
- 设定现实目标,接受“好房子”不一定完美的事实
预算在哪里,心就得放在哪里。别拿Castle Hill的条件去要求Pymble的房子,别用200万的预算期待买到Cremorne的dream home。把精力放在符合预算的选项上,不仅高效,还能少挫败感。 - 做决定时,把“感性”放一边
买房时难免有情绪,比如“不买这个可能再也找不到了”“这朝向差一点真会影响心情”等等。理智分析最重要,问自己:这套房子是不是满足了大部分需求?未来能否增值?如果答案是“够了”,那就别磨蹭,尽快拿下。 - 摆脱“买房恐惧症”
很多人怕买错房,怕房价跌,怕负债太多……但你得知道,任何选择都有风险。关键在于衡量风险与回报,找到自己的舒适平衡点。如果一直踩刹车,房市飞速上涨,你连起步的机会都错过了。
买房这件事,说难不难,说容易也不容易,关键在于心态的调整和行动的执行力。
记住:没有完美的房子,但有适合你的房子。与其盯着问题不行动,不如抓住机会,先“上车”再说。
笔者提供以下服务
Kevin 王老师介绍,凯文地产学院校长https://kevinproperty.au 地产投资人,持牌买家代理,微信:kevinwang117119 手机0401-481-701 从2003年开始研究澳洲地产,在找deal 和旧房翻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主讲《如何找deal》,《旧房翻新盈利》和《出租管理和维护》等课程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投资有风险,请大家谨慎.